坡口機加工坡口應知應會一般知識
1,操作者能夠根據生產指令找出圖紙和工藝文件,并且嚴格按照圖紙和工藝文件的要求進行作業
2,定位、基準、裝夾的概念以及注意事項
把工件按工藝要求,安放在夾具中,使工件對機床和刀具有一個相對正確的位置,從而使加工后的工件符合圖紙上的技術要求,這一過程稱為定位。定位應注意使影響加工質量的自由度得到限制
基準:將工件上的一些點、線、面來確定另外一些點、線、面的位置,這些作為根據的點、線、面就叫基準。選擇基準時應注意使選定的基準(工藝基準)與設計基準(圖紙上工件尺寸標注的基準)重合,減少基準不重合帶來的誤差。
裝夾:工件在加工前的定位和加緊稱為裝夾。操作者應注意減少裝夾次數以避免裝夾累積誤差并縮短輔助時間。裝夾時,操作者還應注意:夾緊力不應使工件變形或產生位移;夾緊力應通過支承點或能形成一個穩定區;夾緊應盡量靠近加工部位;夾緊力的施力方向在工件加工中應不產生松動的趨勢。
3,*大極限尺寸減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為上偏差;*小極限尺寸減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為下偏差。工件加工后的實際尺寸介于*大及*小極限尺寸之間(含極限尺寸)為合格。
4,常用量具及注意事項。本單位坡口機銑削坡口崗位常用的量具有鋼尺(鋼板尺、鋼卷尺、鋼折尺等)和游標卡尺及萬能角度尺。
利用鋼尺測量時,要注意鋼尺的起始刻度線與工件的邊緣(測量起點)是否相重合,且要注意鋼尺本身及工件的邊緣各部位應該完好無損。
使用游標卡尺時,在測量前應使游標卡尺的兩個卡腳合攏時不透光,卡腳合攏后游標零線應與主尺零線對齊,游標在主尺上移動要靈活自如,不應有過緊、過松或晃動的現象;測量時,應使卡腳輕輕地接觸工件表面,測量力盡量小,*好為零。卡腳位置應擺正,不能歪斜。
5,工件在檢查時應遵守首件必檢制及“三檢制”(自檢、互檢、專檢);操作者還應該遵守“三工序”活動即檢查該工件在上工序的加工質量,保證該工件在本工序的加工質量和樹立為下道工序服務的思想。
6,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切削深度
7,本單位用來加工坡口的設備有滾剪坡口機及銑削坡口機。前者刀頭旋轉但位置固定,工件作進給運動;后者工件壓緊固定,刀盤旋轉并作進給運動。操作者要根據工件的具體情況選擇加工設備(如剛度不好的工件、薄板不適宜使用滾剪坡口機等)。
8,操作者選擇設備以后,要檢查設備及刀具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相關人員處理,設備及刀具不準帶病作業。
9,操作者要根據工件的坡口要求,選擇并調整刀頭(工件)的角度、切削用量,直至坡口符合要求為止
10,工件要擺正,定位必須準確
11,操作者要抽查上工序的加工質量,特別是工件的平面度。目測明顯不平的工件或目測未發現不平但其不平使坡口質量不合格的工件,不準加工。此類工件需通知相關人員處理后方可加工。
12,工件正常的坡口面應平整,沒有明顯的起伏、局部凸起或凹陷,鈍邊寬度基本一致,毛刺需**。
13,加工完成的工件要堆碼整齊或放入料框料斗,并做好標識。
14,熟悉圖紙或工藝文件
15,坡口加工的公差標準:圖紙或工藝文件有要求時,按要求執行;沒有要求時,按以下標準執行
序號 | 崗位 | 產品名稱 | 未注公差質量標準 | 備注 |
| 坡口機加工坡口崗位
| 配件 | 角度公差: ±20 鈍邊公差: ±2 無明顯起伏和凸凹缺陷 |
|